点滴德育,让语文课堂更富内涵
泰兴市长生小学官网欢迎您!   2014-10-29 05:40:56 作者:张晓彬 来源: 阅读3945人次 文字大小:[][][]

                                                                  点滴德育,让语文课堂更富内涵 

                                                                                              泰兴市长生小学 张晓彬

摘要: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也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 德育无痕,教师在孩子心灵里所能创造的是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在语文教学中,德育一直是其核心之一,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何更好的在语文课堂上渗透、贯穿德育,并且不露痕迹地内涵其中?笔者结合实际从四个方面探索了如何将德育内涵于课堂中,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感悟、成长,力求从多个方面培养学生的德育修养。 
 
  关键词:德育无痕、点滴德育、内涵丰富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也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在语文教学中,德育一直是其核心之一,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何更好的在语文课堂上渗透、贯穿德育,并且不露痕迹地内涵其中,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成长?带着这个疑问,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我尝试着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实施“内涵德育”。
一、通过介绍作品创作背景,加深学生对祖国对生活的热爱
我国有许多历史值得我们去深思去回味去祭奠,苏教版中有许多课文更是那个时期的缩影。例如:《开国大典》是一篇鼓舞人心的新闻特写。这篇课文记叙了1949年10月1日在首都北京举行开国大典的盛况,揭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是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好教材。我播放了《开国大典》的精彩视频,生动地再现了有声有色的会场布置、大会盛况、群众游行等场面,学生亲身感受到新中国成立时亿万民众欣喜若狂、激动自豪的感人场面。他们深深地懂得了:新中国成立是我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伟大时刻,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开国大典的喜庆、庄重、热烈的气氛深深地感染者学生。学生们带着激情,去学习,去朗读,去理解,去感悟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
二、通过欣赏教学,在学生体验和感悟课文的同时,渗透英勇顽强、不屈不挠的意志教育。
      没有自我尊重,就没有道德的纯洁性和丰富的个性精神。对自身的尊重、荣誉感、自豪感、自尊心——这是一块磨炼细腻的感情的砺石。但是,为了在正在成长的人身上培养自我尊重感,教育者自己应该深深地尊重自己的教育对象的个性。当今社会的显著特点是优胜劣汰、竞争激烈、变化复杂、发展迅速。对每个人来说,成功与失败同在,机遇与挑战并存。而在父母呵护下成长的少年儿童们缺少的就是在挫折中生存,在逆境中抗争的能力。所以在语文课上我会有意识地给学生传达方面的精神。例如:教学第八册课文《第八次》一课时,通过学习古代苏格兰王子布鲁斯英勇抗击侵略军,但屡战屡败,几乎丧失信心。后来看到蜘蛛结网,受到启发,振作精神,经过第八次战斗,终于赶跑了侵略军,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我在本课的教学中,我让学生在课文的情景中,把自己当成文中的人物来思考、来动作。从而让学生来领悟体会当时布鲁斯的军队七战七败,他自己也负伤后,几乎失去了信心。当学到王子看到蜘蛛结网反复失败,结了断,断了结,但它没有灰心,而是在第八次终于成功,我引导学生思考“你看到了一只什么样的蜘蛛?”学生立刻就明白了,这是一只顽强的蜘蛛,不灰心的蜘蛛,由此体会布鲁斯王子此刻心情,并让学生展开想象,说说此时王子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有的说:“他想:蜘蛛结网一次又一次地失败,它却不放弃,坚持不懈,最后结成了网。我如果也干第八次,说不定也能成功呢!”有的说:“真是有志者事竟成啊,蜘蛛都明白这个道理,我为什么做不到呢?”还有的说:“最困难之时,就是离成功不远之日。我终于明白这个道理了,我一定要干第八次!”从他们与布鲁斯王子一样的动作——手握紧拳头,从他们脸上坚毅的表情,从那高亢的声音,我想学生体会到当时王子的那种必胜的决心了,让学生感觉一个真实的、有血有肉的王子形象就站在我们面前。学生通过欣赏课文,也深刻理解了王子能在逆境中最后取得胜利的不易,激发学生勇于向困难作斗争、不畏艰难险阻、积极进取、勇往直前的精神。
三、联系生活,进行语文实践活动,渗透学生的劳动素质教育
     “北京市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发展评测报告”中结果显示:10.8%的小学生和30%的初中生表示“我很少整理自己的东西和房间”;80%的高中生对“主动承担一切家务”选择是“不好判断”、“基本符合”和“完全符合”。调查的结果表明学生现在的劳动素质较以前有所提升,但仍有待加强。
在语文课上合理地运用一些贴近学生生活、富于表演性的实践体验活动,表面看是提高了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但其核心是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学生热爱劳动的好品质。例如:《蚂蚁和蝈蝈》是苏教版国标本一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中的一篇童话故事。课文通过蚂蚁冒着炎夏烈日搬运粮食,而蝈蝈则乘凉、唱歌、睡觉,等到寒冬来临时,蚂蚁以辛勤劳动而得以安然过冬,蝈蝈则由于懒惰而又冷又饿,再也神气不起来了的生活习性进行对比描写,深刻地揭示了只有辛勤劳动,才能换来幸福生活的道理,富有教育意义。在学习《蚂蚁和蝈蝈》的教学过程中,通过第一自然段中的“他们有的背,有的拉,个个满头大汗”,引导想象蚂蚁劳动的各种不同情况,引导学生明白:“蚂蚁大家都见过,它的身材还没米粒大,让它去搬和它身体差不多大的粮食,有的小蚂蚁的腰也被压得直不起来了,每走一步都要费好大的劲,太累了。让学生演一演蚂蚁劳动的场景,在表演中体会蚂蚁劳动的辛苦与勤劳。在演中感悟,用朗读来表现自己的情感体验,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形成正确的判断能力,提高学生的劳动观念,同时富于生活化的表演活动,使学生的手、口、眼、耳、脑密切配合,协调一致,让他们在模拟劳动的过程中感受到成功和快乐,进而进一步在现实生活中再次体验劳动的成功和快乐。
四、结合相关内容,拓展渲染,多种形式渗透感恩教育。 
      中国人素来以“百善孝为先”为传统美德。近年来,受多元文化的影响,中华的传统美德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打击,对父母的孝心和赡养观念在许多人的心目中大打折扣。因此诸多事件频现于报端,俯首皆是。因此,在教学中结合一些尊敬师长、歌颂先烈、互助互爱的文学作品,对学生适时地渗透感恩教育是非常必要的。如教学课文《第一次抱母亲》记叙了“我”去医院看护母亲,抱母亲换床单时,才知道母亲的身体是那么轻,不由得想起了母亲曾经以她瘦弱的身躯承受了那么重的生活艰辛,我十分难过和愧疚。于是,我突发奇想,像小时候母亲抱我一样,把母亲抱在怀里,轻摇着让母亲入睡,却突然发现母亲流泪泪了。课文语言明快,没有雕饰,但字里行间却包含着浓浓的亲情,读来令人感动。文中有两处作者抱母亲的细节描写:一处是在课文的开头——“我左手托住母亲的脖子,右手托住她的推挽,使劲一抱,没想到母亲轻轻的,我用力过猛,差点仰面摔倒。”另一处在课文的结尾——“我坐在床沿上,把母亲抱在怀里,就像小时候母亲无数次抱我那样。为了让母亲入睡,我将她轻轻地摇动 ”作者两次抱母亲的动作之所以前后完全不一样,是因为抱的原因不一样,作者抱的心境不一样,这里可以引导学生好好体会。
作者第一次抱母亲仅是因为方便护士换床单,所以作者的动作比较随意,稍稍显得有些鲁莽,要不是护士扶了一把,险些把母亲摔着。作者第二次抱母亲,抱得那么柔情,是因为作者在心灵受到巨大震撼后,对无私母爱的一种特殊回报。文中母亲说自己最重时只有89斤,学生对这个数字所包含的意义一般不会太注意。教师可以联系生活实际,将母亲的体重与自己的体重、学生的体重进行比较,用较为直观的方法帮助学生体会母亲的瘦弱。而就是这样一位瘦弱的母亲,超负荷地承受着看得见的肩上的担子和看不见的生活的重担。肩上的担子可能担了些什么?生活的重担又是承担的什么?可以让学生联系平时自己生活中,母亲是怎样为家庭为儿女默默付出的,来进一步丰富对母爱的感受和理解。古往今来,歌颂母爱的诗词、名言有很多多如:《游子吟》等。教师可以让学生收集吟诵,即可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也可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通过一系列的听、赏、说、唱等活动,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
当然,单单期望几堂课就能一下子培养起学生的感恩意识是不太可能的,俗话说“可怜天下父母心”。要让学生真的完全理解父母为自己所做的一切,必须让他们亲身体验,体会才会有所感悟,这时课后拓展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如我曾给学生设计了一个调查访问的拓展练习,回家访问自己的父母(以母亲为主),调查妈妈怀孕前后的生理变化、心理变化,学生自己出生时的情况等等,写出调查小报告。这样一来,学生要完成这项作业就必然要与父母交流自己出生前后的经过,母亲就会回忆虽是经历了妊娠反应和分娩痛苦的折磨,但却是无比甜蜜幸福的回忆。学生也在和母亲的交流中了解了自己的由来,又对母亲对自己的无限关爱与付出有了更深刻的体会,母子(女)在沟通中加深了感情与理解,学生也在理解中让自己的情感得到升华,感恩之心由衷而生。
对道德美的追求,对成为一个道德完美的人的向往,这是一位教师在少年心灵里所能创造的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对学生进行德育方面的培养是老师义不容辞的责任,而作为语文老师更可以充分运用语言文字独特的魅力将德育内涵其中,让学生在听说读写中学会思考,学会感悟、学会做人。

参考资料:
1.[苏联]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
《教育的艺术》;
《休叫心灵空荡荡》;
2. “老百晓在线”的苏教版语文教材分析。

 



泰兴市长生小学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0-2020   网站管理

  校长:王子建  管理站长:徐厚进 维护电话:0523-87271404  E—mail:476215102@qq.com